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的委托,根据对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岗位的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,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,采用国家标准的检测规范和方法,对工作场所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化学有害因素、粉尘、物理因素、生物因素、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,并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岗位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整改建议。
- 意义
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,是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法定义务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,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公布并向安监局报告。全面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浓(强)度,发现存在隐患,保护工人健康;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提供素材;为职业健康体检提供依据。
- 业务流程
接受委托→收集资料,现场调查→拟订检测方案→现场采样→实验室分析/检测→编制检测报告→审核→提交→编制检测与评价报告书→审核→提交报告
- 依据标准
GBZ 2.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
GBZ 2.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
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
GBZ/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
- 相关法规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》
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》(安监总局47号令)
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》(安监总厅安健康[2015]16号)
- 检测周期
每年一次
- 报告周期
合同约定时间内完成报告并交给给委托单位
- 客户提供的资料
1、公司的概况,包括公司的规模、员工总人数、占地面积和产品等;
2、公司总平面布置图;
3、车间平面布置图或生产设备布置图;
4、生产工艺流程图;
5、原料辅料使用情况(组成,用量等),生产流程中存在化学物料名称,及其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(MSDS);
6、车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名称和数量;
7、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;
8、公司职业卫生防护设施:如通风除尘排毒的名称,安装位置,运行状态等。